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
克尔凯郭尔(1813年—1855年),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、诗人。出生于丹麦首府哥本哈根一个富裕的牧师家,哥本哈根大学毕业。那个年代的牧师是非常富有的,地位相当高,他相当于今天的富二代。他继承了巨额遗产,却终身隐居,埋头著书,自费出版。他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,终点是上帝,人生的道路就是一条天路历程。
有一天,克尔凯郭尔带着一群学生来到悬崖边,悬崖深不见底,对面是峭壁,峭壁上隐约可见一扇窄门,似乎通往未知的世界。在悬崖之间有一块窄窄的木板,风吹过似乎还有摇晃。
他指着木板问学生,这是通往真理的道路,谁敢踏上去?一个学生说:如果木板足够牢固我愿意尝试。另一人说:感觉随时可能断裂。克尔凯郭尔拾起一块石头投向木板,木板颤动了一下并没有断裂,他问:现在你们是否愿意踏上去?学生们陷入沉默,无人敢上前。
克尔凯郭尔说,这就是信仰,没有明确的保证,真信,就是明知一切都是未知却仍然选择跨出那一步。
这是对希伯来书最形象的注释: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,是未见之事的确据。(希伯来书 11:1 )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木板,坚定不移地走了过去,木板完好无断裂。
一个人是否真信,就看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个没有得到验证和保障的世界,将自己的存在完全交付给祂。
学生问:如果木板真的断了呢?克尔凯郭尔说:信仰的意义并不在于到达彼岸,而在于跨越的瞬间,你成为了意义的创造者,即使坠落,你仍然完成了这个意义。信仰不是答案而是行动,不是意义在等你,而是你自己成为意义。
说的太好了。我们总是在寻找意义,但其实你的行为就是意义。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,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,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,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 (希伯来书 11:13 )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,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,就是对这座山说:你挪开此地,投在海里也必成就。 (马太福音 21:21 )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,不是凭着眼见。 (哥林多后书 5:7 )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。(雅各书 2:17 )
我从十几岁就喜欢克尔凯郭尔,摘录了很多他的句子,那些话是对我的哲学、审美、文学、信仰的启蒙。从小就把良种撒进了我的心底。也说明我起初就对基督教有共情共鸣,虽然生长在一个无神论的环境中,但土壤是神赐的,谁也改变不了,遇见良种就会发芽就会结果。
如今,我们岂不是正站在克尔凯郭尔和学生面对的悬崖边吗?眼前是一根看起来晃晃悠悠的木板,险象环生,前程未卜。走还是不走,必须抉择。
那些只愿意坐在舒适宽敞大厅里的信徒不是真信徒,信仰不是答案而是行动,不是意义在等你,而是你自己必须成为意义。真正的信,就是像克尔凯郭尔那样义无反顾地走过去,面向窄门,面向那不可预知的悬崖峭壁走过去。这是一条我自己选择的路。遥望各各他遥望那看不见的祂,坚定不移地走上前去。
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
克尔凯郭尔(1813年—1855年),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、诗人。出生于丹麦首府哥本哈根一个富裕的牧师家,哥本哈根大学毕业。那个年代的牧师是非常富有的,地位相当高,他相当于今天的富二代。他继承了巨额遗产,却终身隐居,埋头著书,自费出版。他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,终点是上帝,人生的道路就是一条天路历程。
有一天,克尔凯郭尔带着一群学生来到悬崖边,悬崖深不见底,对面是峭壁,峭壁上隐约可见一扇窄门,似乎通往未知的世界。在悬崖之间有一块窄窄的木板,风吹过似乎还有摇晃。
他指着木板问学生,这是通往真理的道路,谁敢踏上去?一个学生说:如果木板足够牢固我愿意尝试。另一人说:感觉随时可能断裂。克尔凯郭尔拾起一块石头投向木板,木板颤动了一下并没有断裂,他问:现在你们是否愿意踏上去?学生们陷入沉默,无人敢上前。
克尔凯郭尔说,这就是信仰,没有明确的保证,真信,就是明知一切都是未知却仍然选择跨出那一步。
这是对希伯来书最形象的注释: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,是未见之事的确据。(希伯来书 11:1 )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木板,坚定不移地走了过去,木板完好无断裂。
一个人是否真信,就看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个没有得到验证和保障的世界,将自己的存在完全交付给祂。
学生问:如果木板真的断了呢?克尔凯郭尔说:信仰的意义并不在于到达彼岸,而在于跨越的瞬间,你成为了意义的创造者,即使坠落,你仍然完成了这个意义。信仰不是答案而是行动,不是意义在等你,而是你自己成为意义。
说的太好了。我们总是在寻找意义,但其实你的行为就是意义。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,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,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,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 (希伯来书 11:13 )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,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,就是对这座山说:你挪开此地,投在海里也必成就。 (马太福音 21:21 )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,不是凭着眼见。 (哥林多后书 5:7 )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。(雅各书 2:17 )
我从十几岁就喜欢克尔凯郭尔,摘录了很多他的句子,那些话是对我的哲学、审美、文学、信仰的启蒙。从小就把良种撒进了我的心底。也说明我起初就对基督教有共情共鸣,虽然生长在一个无神论的环境中,但土壤是神赐的,谁也改变不了,遇见良种就会发芽就会结果。
如今,我们岂不是正站在克尔凯郭尔和学生面对的悬崖边吗?眼前是一根看起来晃晃悠悠的木板,险象环生,前程未卜。走还是不走,必须抉择。
那些只愿意坐在舒适宽敞大厅里的信徒不是真信徒,信仰不是答案而是行动,不是意义在等你,而是你自己必须成为意义。真正的信,就是像克尔凯郭尔那样义无反顾地走过去,面向窄门,面向那不可预知的悬崖峭壁走过去。这是一条我自己选择的路。遥望各各他遥望那看不见的祂,坚定不移地走上前去。